前者得來的是快樂,后者得來的是快感。
很多時候,人會有這樣的情況,當他進入了發(fā)呆的狀態(tài),也許什么都沒有思考,心里那一刻沒裝什么東西,耳朵也沒有堵上,眼睛也都睜開著,可是對周圍全然不知,好像自己進入了其他世界。
這就是人體所存在的本能。
對于一般人來說,“道”究竟是什么,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楚,即便有人能說清楚,也未必看明白。
仲尼曰:
曰:
吾處身也,若厥株拘;吾執(zhí)臂也,若槁木之枝;雖天地之大,萬物之多,而唯蜩翼之知。
孔子顧謂弟子曰:
這段話的意思,主要是說孔子很驚訝這位駝背的老人在粘樹上的蟬,就像在地上拿東西一樣簡單,他很想知道為什么,所以就問這位老人是不是有道在身。
其實他是經(jīng)過了特殊的訓練:他要練習用竿累起丸子,而且保證數(shù)量逐漸增加,而出錯的幾率逐漸降低。
在完成舉臂的過程中,“若槁木之枝”而且要“唯蜩翼之知”。
也許有人會說,這個太簡單了。
我們以為很多身邊的事情是小事,完全可以人為操辦,但是最后事實證明,是被自信給害了。
二、兩種最常見的腦電波
因為我們自身有雜念,心不定,所以無法凝神靜氣,當你越想用控制的方式實現(xiàn)目標,最終只會導致失敗。
α腦波,放松性警覺。
當人們在做“白日夢”或遐思時,腦波就會呈現(xiàn)這種模式。這種模式下的人應(yīng)該是處于放松式的清醒狀態(tài)中。
它以每秒鐘12-25周波的頻率運行著。
實驗證明,前者比后者的效率更高,作用更大。
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說:
是謂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。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后。執(zhí)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?!?/strong>
可以看出,人處于放松性警覺的時候,并不是有意識地去完成一件事情,而是處于無意識的境界。
在“恍恍惚惚”中,唯有“天地與我同在”的豁達,以及面對事情愉悅、清靜、圓融。
至少從心理學的應(yīng)用來看,大家應(yīng)該嘗試進入放松性警覺的狀態(tài)。
但是,也有一種“視而不見”的情況,剛好與《南華真經(jīng)》中駝背老人剛好相反。
他走出沒多遠的時候,就被抓住了。
他回答不知道,當時自己只是看到金光閃亮的金子。
但是,當自己進入道門之后,與諸多信眾一起探討人生中的波折,很多關(guān)于人的根本問題,其實就是在不斷重復這個故事。
外物的獲得,往往是努力的結(jié)果,當你把外物當成努力本身的時候,你就和上述的主角一樣,容易將所有人忽略掉。
回到最開始的話題:“眾生皆有道性。”
前者得來的是快樂,后者得來的是快感。
樂是永久有意義的狀態(tài),感是轉(zhuǎn)瞬即逝、欲壑難填的未來,孰好孰壞,相信諸君自有選擇。